文.陳彥竹
台灣地理環境每年皆得受到天災考驗,不論是颱風肆虐,還是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總讓人措手不及,然而,總在第一時間默默將災情所減到最小的英雄中,除了消防救災人員,還有泉溢電機工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溢電機),迅速解決駭人的淹水災難,能夠深耕台灣近六十個年頭的他們,怎麼做到的?
來到南投南崗工業區,林立著許多工廠,然而「泉溢」兩字,斗大的紅色字體鑲在園區內最高聳的建築物上,還沒走進公司,已經感受到泉溢電機的滂沱氣勢,像是自信滿滿招呼著我們的到來一般。
走進大樓廳堂,更是令人驚豔,好似文藝空間,透明玻璃的牆面讓陽光灑進屋內,寬敞的空間中,飄散著檀木香氣,很難想像,這竟是傳統產業的工作氛圍,參觀大樓的沿路上,不時能看到精緻的木雕藝術擺放、牆面上萬寶龍名筆的圖板,「這是我的蒐藏,每一支筆,都有一個屬於它的故事,都相當有意義。」泉溢電機董事長楊錦松介紹著自己的興趣,也道出了他懂得享受生活、欣賞事物價值與意義的個性。
創新不怠惰 走在業界最前端
泉溢電機前身為新台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一九六一年,起初就以抽水機為主要營業項目,一九九九年歷經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成為搶修、整復相關建置工程的重要廠商,過去以提供設備為主的經營模式,也因此看見了終端服務重要性,也在這一年,正式更名為泉溢電機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樂於接受多元興趣的他,有別於一般傳統產業的保守思維,「每個細節都要創新,才不會一下就被淘汰。」即便已是產業別於一般傳統產業經營者的思界龍頭,楊錦松仍是時時刻刻把創新理念掛在口中:「品質、技術、研發、服務都要創新,創新要再更創新」。
也因此,早在大數據一詞流行之前,楊錦松已有遠見,將每一筆施工資訊紀錄,如今利用ICT技術,發展全新的水務機具,可利用遠端遙控與即時訊息回饋功能,並且將過去至今的資訊整合於系統中,利用此APP,讓操作者能夠在第一時間接收到正確且完整的資訊,進行排除疑難判斷。
「四、五年前,我們就已經跟資訊公司配合,讓資訊有效的保存,然後不斷改版,讓處理資訊的流程越來越進步。」楊錦松過去就擁有大數據的思維,如今科技進步,足以讓過去留存的資訊有發揮空間,除了讓泉溢電機穩佔業界翹楚之位,也證明了他的敏銳度。
秉持企業社會責任
提升國產自製力
「我就喜歡挑戰別人做不到的事。」楊錦松望著廠區中東南亞最大的試水平台,這個試水平台說明了他致力不斷創新、研發好產品的決心,「只有親自測試看到成品的真實功效,才能確保品質。」他提到要擁有如此規模的試水平台,的確得花上一大筆費用打造,但是真正負責任的作法,就是不惜一切,只提供最完善的產品與服務。
提到近期大眾關注的社會企業責任,楊錦松說到泉溢電機的產品與服務,時常攸關民生問題,因此從過去就認為自己有個使命感,並非營利為目標,而是提升產品技術與落實國產化的自製力,「我認為先精進專業,提供給大眾更完備的解決方案,那就是落實社會企業責任的第一步。」楊錦松實實在在的踏穩每一步,不刻意譁眾取寵。
鼓勵員工創業
無私心獲得更多忠誠
「我不用同業的人,寧可是一張白紙從頭教起,也要避嫌。」楊錦松除了對於大數據的建立早有遠見,面對員工的選用,別有用心,不願意在選用員工時偷吃步,即便有同業經驗的人員較易上手,也能提供相關經驗資訊,但是如此做法,對他來說會是一件隱憂,「如果同業的人跳來我這裡,那麼他會再去其他同業的可能也不是沒有」。
「他們能提出有道理的加薪需求,我肯定給。」楊錦松的直爽不吝嗇,雖然面容看似嚴肅的他,對於員工的身心靈照顧可是做的相當足,「這裡的職員都埋頭苦幹型的居多,其實我也很支持他們多看看,能夠有出去創業的心,更好。」雖是還未看到案例,然而這個大家長充滿了慈悲的心態在照顧員工,公司設有最完備的軟硬體設備,給予員工不藏私的教育訓練,並且表明支持的態度讓員工能心之所向的發展,也因為如此,不僅讓員工甘願跟隨,也讓企業文化充滿了和諧。
而做足台灣市場的他,也帶領著泉溢電機走出去,不僅在廣州、珠三角地帶積極參展,更加入台灣自來水公司與外貿協會共同號召的「台灣水資源A-Team」,與水資源相關業者共同前往東南亞拓展水處理市場,將台灣企業實力拓展國際。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