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防災一起走、抗災減災共攜手 921震災20週年,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

2019-09-19
  • A
  • A+
  • A++

臺日防災一起走、抗災減災共攜手 921震災20週年,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

(臺日防災一起走、抗災減災共攜手 921震災20週年,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圖由 教育部 提供)

 

今(2019)年是921震災20週年,教育部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共同邀集台日專家學者於9月19日(星期四)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辦「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教育部范巽綠政務次長與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松原一樹部長共同為活動致詞,臺中日僑學校學生擔任開幕表演。此次活動特別邀請曾於921遭遇傷痛,當時是災區學童爽文國中徐詩婷小姐及土牛國小歐嘉文先生,分享當時的心路歷程,過程雖然艱辛,但透過許多熱心人士無私投入救災重建及老師們熱忱教學與陪伴,始一步步走過傷痛,走向現今的美好。

 

徐詩婷從小在中寮長大,有著鄉下孩子特有的開朗熱情個性,國中就讀爽文國中時遭逢921大地震,靠著大家的陪伴走過傷痛,她後來念到研究所畢業,選擇回母校爽文國中擔任教師,陪伴像她以前一樣的偏鄉孩子們。

 

歐嘉文律師當年就讀的台中市石岡區土牛國小,卻被地牛翻身重創全毀,他說地震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受到地震重創區域的人民未能獲得即時救援與幫助。所幸在各方迅速投入人力及物力救援,讓滿目瘡痍的重災區充滿著溫暖與關懷;如今轉眼自己已長大成人,他非常感念當時挺進災區協助救災的軍人、國北師的實習老師、人本教育的志工及諸多無名的善心人士,尤其令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當年的三位導師洪雲珠老師、洪彩苹老師及陳志順老師,從苦難中展開新的 教學方式,設計諸多主題課程與開放式學習單,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書本上無法獲取的經驗,如當年讓學生們親手從頭到尾規劃畢業旅行等。

 

范巽綠政次致詞時指出,二十年多來台日兩國在震災重建與防災的互動,建立了深厚情誼。1999年7月台灣組團前往參訪日本阪神大地震的災後重建過程,走訪包括大阪、神戶、淡路島……等地區,也跟神戶的市民團體進行交流討論,看到整個神戶的重建計畫,從日本方面學習很多,沒想到回國才二個月,臺灣竟然發生了921大地震,日本民間及學界無論是在當時災害搶救與震後重建,都給予臺灣最大的支持與幫忙。迄今每年與日本學者專家、團隊都有固定往來維持情誼。八年前,日本不幸發生311大地震,地震、海嘯、福島核能外洩等複合式災難引起各界震撼,全世界紛紛表達關懷,台灣亦不落人後,臺灣政府、民間單位以及民眾自發捐款共計新臺幣68億5,466萬元(相當200億日元),捐款總金額超過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排名第一。

 

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松原一樹部長表示,921時臺中日僑學校也因為地震而校舍損壞,透過臺灣朋友幫助,日僑學校校舍才可以災後重建,而311日本大地震,臺灣朋友紛紛伸出援手幫助、鼓勵、捐款,因為臺灣朋友的加油打氣,帶給很多日本人莫大的勇氣。雖然天然災害是非常不幸的事情,不過透過災後的互相協助,家鄉民眾間友好深厚的感情,互相勉勵,才可以快速重建。

 

松原一樹對於921大地震20週年的今天,由日本及臺灣共同舉辦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交流論壇,認為非常有意義的,他特別對籌辦活動的教育部同仁表達感謝與敬意,也同時表示,311日本大地震,東北地區如今已經恢復完畢,生氣蓬勃,希望臺灣朋友可以了解日本東北地區努力重建的狀況,也衷心希望透過論壇能更加促進日臺防災教育交流。

 

921震災二十週年臺日防災論壇,主要係今年年初范巽綠次長特別前往日本東北宮城、岩手、山形、南三陸町等地訪問,當面邀約日方派代表來台,促成本項活動。與會的政府代表、國內外專家學者分享921震災及311東日本大地震災後重建經驗、校園防災教育推動實務及防災科技與校園耐震補強技術等議題,藉由日本與臺灣的防災經驗及案例,促使臺日雙方災害管理、復原重建與防災教育交流分享,對於所處環境的土地上,有更多反思與策進作為。

 

「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邀請到日本宮城縣教育廳運動健康課村岡太課長輔佐、東北大學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保田真理計畫講師、福島大學經濟經營學類小山良太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黃榮村講座教授、南投縣政府教育處王淑玲副處長、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方炳坤副局長、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邱文彥講座教授、銘傳大學建築學系王价巨教授、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單信瑜副教授、南投縣草屯鎮中原國民小學温富榮校長、臺南市臺日友好交流協會郭貞慧會長、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邱聰智副研究員等,分享防災經驗與專題演講。

 

主辦單位也特別感謝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921地震教育園區、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新故鄉基金會、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合辦,與執行單位南投縣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協助。

 

防災是日常的生活教育、準備防災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當災害發生時有正確地自我保護知識與能力,學校重建後進一步轉為韌性校園,強調與自然、災害共存,校園同時成為社區的防災避難中心,環環相扣,從學校到社區、從社區以至全臺灣,建構健全的防災網絡。

 

在臺日雙方代表及與會單位的共襄盛舉之下,本次活動給予參與者更多省思與體驗,藉由彼此過去的歷史經驗與災害管理進展,透過這次交流,相信更強化臺日之間災害領域相互交流與學習,並持續建立長久的合作夥伴關係,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災害更加頻繁的情況下建立耐災與抗災能力,深植災害風險意識,將防災內化成為生活的態度。

 

 

 

臺日防災一起走、抗災減災共攜手 921震災20週年,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 | 文章內置圖片

(臺日防災一起走、抗災減災共攜手 921震災20週年,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圖由 教育部 提供)

臺日防災一起走、抗災減災共攜手 921震災20週年,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 | 文章內置圖片

(臺日防災一起走、抗災減災共攜手 921震災20週年,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圖由 教育部 提供)

臺日防災一起走、抗災減災共攜手 921震災20週年,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 | 文章內置圖片

(臺日防災一起走、抗災減災共攜手 921震災20週年,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圖由 教育部 提供)

臺日防災一起走、抗災減災共攜手 921震災20週年,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 | 文章內置圖片

(臺日防災一起走、抗災減災共攜手 921震災20週年,臺日災後重建及防災教育經驗交流。圖由 教育部 提供)

 

 

公告時間:2019/09/19
新聞來源: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308BAA3AF8BADAB6

 

 

資訊來源:教育部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