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學習、感動,寫下生命的故事 「傑出帶班老師、傑出大學伴」頒獎及典範分享

2019-09-06
  • A
  • A+
  • A++

陪伴、學習、感動,寫下生命的故事 「傑出帶班老師、傑出大學伴」頒獎及典範分享

(每學期夥伴大學與各學習端辦理工作會議,為開課做好前置準備。圖由 教育部 提供)

 

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為鼓勵參與的大學、國民中小學/數位機會中心的帶班老師及大學伴,透過獎勵與分享,激勵計畫執行及社會參與效益,特別辦理「傑出帶班老師、傑出大學伴」選拔,並於9月6日假輔仁大學國璽樓國際會議廳,進行頒獎及典範分享。今年獲獎的國民中小學/數位機會中心(以下簡稱DOC)「傑出帶班老師」計20名、夥伴大學「傑出帶班老師」計20名及「傑出大學伴」計25名。

 

「數位學伴計畫」透過線上即時一對一陪伴與學習傳遞愛與關懷,落實在兩大主體大學生(大學伴)及國民中小學童(小學伴),以「生命陪伴生命,生活教導生活」的核心價值,培育大學生自我管理、社會服務與數位關懷精神。以陪伴與學習為基礎,培訓大專校院學生運用資訊工具與資源導入教學,透過線上即時陪伴與學習,提升學童學習興趣與動機。

 

本計畫108年共計補助26所夥伴大學的2,500位大學生參與計畫,範圍包括17縣市,120所國民中小學/DOC,計1,654名學童。此外,各夥伴大學每年辦理相見歡,讓大、小學伴實際面對面參與活動,增加了大、小學伴的互動與情感聯繫,也讓學童透過活動增廣視野與學習。

 

國民中小學「傑出帶班老師」嘉義縣東石國小曾淑琴老師分享:大學時曾擔任過本計畫的大學伴,雖然只有短短一學期,但卻讓我印象深刻,腦海中仍記得我和孩子間的互動及孩子對我的回饋與感謝。最後一堂課,孩子對我說:「老師,謝謝妳的教導,讓我有機會變得不一樣!」,很感謝有這樣的一個計畫,讓我能在求學階段有這樣的一份感動。進入學校職場,因緣際會下,擔任「數位學伴計畫」帶班老師,從之前的一對一變成一個班級的管理,以另一個角色持續參與,更與夥伴大學一同合作陪伴著大小學伴。未來我也會持續參與這個計畫,能成為一種傳承,帶領著這些小學伴和大學伴一起上課,大學伴陪伴著把愛傳遞給這些孩子,而未來小學伴有機會也能成為大學伴持續這份教育,這就是生命的延續與美好。

 

夥伴大學「傑出帶班老師」東海大學劉麗綺老師分享:學習永遠是重要且必須的,歡樂課程可促進學習的興趣,並教導他們人生的正確觀念,是我最堅持的初衷。之前擔任大學伴時常提醒自己,要學會從小學伴的角度理解世界,要用最生動有趣的課程吸引他們的目光,讓小學伴們都能快樂的學習。「數位學伴計畫」堅持的「陪伴」其實是雙向的,擔任帶班老師後,課間隨時注意大、小學伴的教學與學習狀況、相處的融洽程度及彼此的心情,讓大家真誠且快樂的在這個環境下互相成長。期末看到大、小學伴寫給對方的信件和留言,短暫的相遇卻能為彼此留下長久的友誼,滿滿的感動難以形容。我更堅信當初選擇在「數位學伴計畫」服務是最正確的,期許這個充滿希望的計畫能一直圓滿持續下去。

 

夥伴大學「傑出大學伴」正修科技大學褚鴻文同學分享:在中原大學擔任大學伴,轉學到正修科大後,發現學校也有承接「數位學伴計畫」,就想把那份感動與熱情帶到正修科大。每次上課都充滿著感動與期待,期待著與小學伴遠距離的見面,透過每次上課的感情培養與關係建立,我們亦師亦友,在上課之餘也分享生活中的點滴。記得有位小學伴跟我說:「哥哥,我以後也要像你一樣喔!念正修科大那麼厲害,才能參加數位學伴」,聽完我一度哽咽,告訴自己要成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並往新的里程碑邁進。未來會繼續參與「數位學伴計畫」,以自己所學並結合生活經驗分享給小學伴,把這個種子萌芽,並將這份愛與感動分享給其他人。

 

數位學伴計畫能持續穩定茁壯,乃是因為許多令人感動的溫馨故事,觸動了參與計畫所有人的心靈。「一對一、即時、互動」更代表一種,「我在」、「聆聽」、「陪伴」、「信任」的意義,這份人與人的美好相遇與互動,更是數位時代的瑰寶,也寫下無數的生命故事。

 

 

 

陪伴、學習、感動,寫下生命的故事 「傑出帶班老師、傑出大學伴」頒獎及典範分享 | 文章內置圖片

(小學伴透過「數位學伴計畫」線上學習,大學伴運用資訊工具與資源導入教學,提升學童學習興趣與動機。圖由 教育部 提供)

陪伴、學習、感動,寫下生命的故事 「傑出帶班老師、傑出大學伴」頒獎及典範分享 | 文章內置圖片

(大、小學伴相見歡,是學伴間最開心的事,更增加了兩人的情感與互動。圖由 教育部 提供)

陪伴、學習、感動,寫下生命的故事 「傑出帶班老師、傑出大學伴」頒獎及典範分享 | 文章內置圖片

(大學伴為讓小學伴更能了解課程內容,亦會透過視訊使用教具來輔助教學。圖由 教育部 提供)

 

 

 

公告時間:2019/09/06
新聞來源: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94985332385821FE

 

 

資訊來源:教育部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