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健康台灣」衛福部國健署攜手WaCare 遠距健康、Google 推動數位永續護健康之企業合作網絡

  • A
  • A+
  • A++
2024-08-07

 

響應「健康台灣」衛福部國健署攜手WaCare 遠距健康、Google 推動數位永續護健康之企業合作網絡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攜手 WaCare 遠距健康、Google 舉辦「企業永續新智慧 利用 AI 數位護健康」講座沙龍,凝聚產業端的數位轉型技術與企業永續經驗,共同支持守護國民健康的合作網絡,於 2024 年 8 月 5 日圓滿落幕。

 

響應健康台灣政策,宣告永續健康願景

為落實賴清德總統所提之健康台灣政策的 888 計畫,衛福部部長邱泰源親臨致詞,宣告持續邀集企業合作「永續健康」的願景。而國健署吳昭軍署長亦補充,政府致力為民眾提供健康資源,提升健康餘命的支持性環境;亦投入預防醫療,幫助民眾及早發現並治療,就能有效降低健保支出,是具長遠意義的政策。

科高國際有限公司 (Google) 台灣區總經理林雅芳也表示,Google 作為全球科技領航者,透過科技推動健康平權,將全力支持健康台灣的永續方針。

 

利用科技強化產業賦能,促成健康平等的發展

Google 台灣區總經理林雅芳更在企業講座中分享,作為全球科技領航者,Google 透過科技推動健康平權,發展 Google health、Google Cloud 提供技術解決方案,並致力將 AI 等技術積累落地台灣,更能培育相關人才,賦能產業發展。

 

實踐企業的社會責任,永續守護台灣健康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吳景明董事長在「讓我成為你的翅膀」歌曲繚繞中,分享基金會自 1996 年投入健康公益。而在與 WaCare 合作遠距健康計畫以來,成功讓健康平等理念落地到偏鄉,確切實踐企業扶助、照顧弱勢健康的永續使命。

 

結合媒體力量,完整健康台灣的永續拼圖

聯合報系羅國俊永續長更高聲一呼,在健康台灣的永續拼圖中,除了有政府、企業、NGO 等組織,媒體更不能缺席。聯合報系作為第一個成立永續部的台灣媒體,但不應該是唯一,不只做報導,更要以實際行動改變社會、也改變媒體。

 

企業認同並支持「建置血壓管理網絡計畫」

隨著講者分享企業社會責任投入健康台灣的使命感,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吳建遠組長進一步說明,透過「建置血壓管理網絡計畫」的先驅合作,結合企業服務據點、連鎖通路所建置的血壓站,將量測血壓機畫面拍照上傳至 WaCare APP,系統再偕同 Google 的智慧技術與雲端服務來判斷血壓數據,再進行風險評估與後續的衛教介入。

簡言之,便是藉由合作企業數位化與智慧化的健康數據管理技術,達到預防醫學的實質成效。

 

「建置血壓管理網絡計畫」為 AI x ESG x 健康 的最佳應用

台灣高血壓學會常務理事兼臺北榮總教學部鄭浩民醫師在座談討論中表示,血壓量測與監控是預防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有效策略,「建置血壓管理網絡計畫」是預防勝於治療,能幫助國家減少心臟病的醫療成本。

家樂福林文子電子商務暨數位長也提到應用 AI 技術提升國民健康的方式,發展如智能食譜的企業合作成果,同時也呼籲擴大企業永續規模,號召結盟更多優秀的企業夥伴共商合作。

南山人壽林哲仰資深協理也分享,他們服務台灣約 1/4 的人口,自覺有一份台灣安全網的責任,所以也很積極經營與民眾在健康公益等維度的關係。例如提供早療課程等資源,幫助民眾守護家人;與 AI 技術監測風險結合,來守護保戶的健康也。以上皆是南山人壽目前的投入方向。

會中家樂福 (家福股份有限公司)、南山人壽 (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全聯 (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紛紛響起加入「建置血壓管理網絡計畫」的號角聲,投入共同佈建全台血壓站網絡。而與會40餘間知名企業也紛紛表示支持,響應「AI x ESG x 健康」三軸轉型的理念,由企業端擴大到民眾端,影響深遠。

 

共同守護國民健康,政府與企業的新夥伴關係

本次「企業永續新智慧 利用 AI 數位護健康」講座中,參與企業包含科技服務、電信、超商、生醫、保險、運輸、電子、食品與金融等領域,涵蓋大部分民眾生活場景。這促使「建置血壓管理網絡計畫」中的全台血壓站網絡更為廣泛,可以讓全台民眾更加便利的量測血壓。

本活動獲得政府支持與眾多企業響應,彰顯了在快速變遷時代下,人工智慧如何成為推動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工具,也展示了各界對於在新技術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關注與實踐熱情。未來將持續擴大合作規模與效益,藉此促進技術創新與企業永續的融合發展。

 

 

響應「健康台灣」衛福部國健署攜手WaCare 遠距健康、Google 推動數位永續護健康之企業合作網絡 | 文章內置圖片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