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學‧跨域思維-美感教育教師參訪日本美感教育的融合創生

  • A
  • A+
  • A++
2019-12-13

生活美學‧跨域思維-美感教育教師參訪日本美感教育的融合創生

(活動照片。圖由 教育部 提供)

 

教育部首次辦理「美感教育工作教師國外進修參訪」,遴選全國優秀中小學美感教師分別赴泰國、荷蘭、日本移地學習,並委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團隊統籌規劃。日本參訪團由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高震峰教授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趙惠玲院長率領,於11月21日至27日前往名古屋、京都、大阪等地參訪,成果豐碩。

 

名古屋舉辦第72屆日本「全國造形教育研究大會」,是廣受日本重視的全國性視覺藝術教學研究活動,以其嚴謹且具參考價值的專業教學活動著稱,與會者透過現場的課堂觀摩、教學實作、專家議課來探討執行課程的內涵。

 

今年大會主題為「感性思維‧共融共生」,課程主軸皆圍繞此議題發展,參訪團以分組方式,分別前往提供公開授課的5所中小學進班觀課。其中分組團員前往名古屋市立小學六年級的課程-「空間創造」,課程設計透過點線面的重組、冷暖色的互換、快與慢的節奏等,投影在不同體積、形狀、質感上,激發學童無限的想像可能。教師在課程設計上著重議題整合,在藝術課堂上不只是教藝術,孩子藉由引導觀察,進而發現情緒,再透過科技結合光學的概念,在教室開放的空間中創造表現,實驗自我情感的不同狀態。觀課中,孩子們都在忙碌創作自己的作品,並勇於舉手發問,一點都不受觀課人員走動的影響,讓參訪團印象深刻。

 

此外,透過我國駐大阪辦事處的協助,參訪團也得以順利造訪位於京都的「同志社小學校」、「同志社中學校」,以及「嵯峨美術大學」。「同志社小學校」為重視學生適性發展及探索學習的私立小學,校舍為開放場域,教室與走廊如同和室的隔扇,可因使用需求彈性調整,學生們可自在地在各學習角落自我探索、發現問題與尋找答案。在明亮開放的校園空間中,由校長橫井和彥及教務主任田中雅裕引導,除參觀各班的上課樣貌,也巡禮教室內外所展示的學生作品。

 

「同志社中學校」雖位於同志社小學校隔壁,但各自獨立,由沼田和也老師引導,介紹在各科中所強調的跨領域學習方式,學生們分科跑班,透過沉浸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並發想研究主題,築構學習歷程。校方安排手作課程-「創造你的屋頂」,讓教師們思考如何運用一張紙的不同折法,探索美學與力學交會的各種可能性,以創作可乘載超過百倍重量的紙製屋頂。

 

「嵯峨美術大學」由校長佐佐木政子及來自臺灣在該校任教的吳塵罡教授帶領參訪各系所課程。該校課程最早由花道開始,最終發展成現今日本最大的花道流派之一「嵯峨御流」。校方為讓參訪團體驗其創校精神,特別安排「花道體驗」,使用各式花材設計湖濱小景;過程中,參訪團藉由「體」與「用」的構圖美學以及身心靈平衡協調的多重感受,獲得了跨領域的美感體驗。

 

除前述綜覽日本各學習階段教學現場的行程外,參訪團規劃多場從美感教育帶入文化體驗的活動,包含和服、織布、湯豆腐、和果子、茶道等;透過體驗日本傳統文化的精髓,將美感化為無形,融於生活。國立苗栗高中黃琇苓教師感悟:「花,沒有生命,有,也是你賦予的。它是一種美,形而上的美。以花悟道,花不僅是花。茶,沒有生命,有,也是你賦予的。它是一種美,形而上的美。以茶悟道,茶不僅是茶」。

 

來自全國中小學藝術與各學科以及執行美感計畫的教師們,透過本次日本美感跨域體驗之旅,帶著滿滿的收獲與感動,返國後將持續綻放能量,讓臺灣美感教育更加發光發熱。更多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資訊,請至「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專網(https://www.inarts.world )項下查詢了解。

 

 

 

生活美學‧跨域思維-美感教育教師參訪日本美感教育的融合創生 | 文章內置圖片

(同志社小學參訪活動。圖由 教育部 提供)

生活美學‧跨域思維-美感教育教師參訪日本美感教育的融合創生 | 文章內置圖片

(名古屋小學校五年級課程木頭的各種組合方式。圖由 教育部 提供)

生活美學‧跨域思維-美感教育教師參訪日本美感教育的融合創生 | 文章內置圖片

(名古屋小學校授課情況一年級課程動物狂想曲。圖由 教育部 提供)

生活美學‧跨域思維-美感教育教師參訪日本美感教育的融合創生 | 文章內置圖片

(嵯峨藝術大學花道工作坊。圖由 教育部 提供)

生活美學‧跨域思維-美感教育教師參訪日本美感教育的融合創生 | 文章內置圖片

(全造會名古屋小學校授課情況五年級課程木頭敲敲敲。圖由 教育部 提供)

生活美學‧跨域思維-美感教育教師參訪日本美感教育的融合創生 | 文章內置圖片

(同志社小學校學生操作物理實驗課程,酒精燈與瓦斯爐的加熱速率比。圖由 教育部 提供)

 

 

公告時間:2019/12/13
新聞來源: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FE75EDBA52E397B0

 

 

資訊來源:教育部

【101傳媒/整理報導】

 

-------------------------------------------------------

文章內容若有侵權疑慮,請來信告知。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部分圖片、觀點,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網路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訊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本文評論:
延伸閱讀
今日熱門
本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