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一屆國家農業科學獎獎落誰家?即日揭曉。圖由 農業委員會 提供)
為推動跨領域的創新融合與提升我國農業科學研發能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首次舉辦「國家農業科學獎」選拔表揚活動。國家農業科學獎區分「產業貢獻」、「社經發展」、「前瞻創新」、「跨域加值」及「環境永續」五大領域,今年總計有85件優異科研成果經推薦參與競賽,入圍研究團隊共17組,部分已在產業上應用,成果斐然。首屆國家農業科學獎頒獎典禮於今(30)日在農委會5樓大禮堂隆重舉辦,由陳吉仲主任委員親自頒獎,表揚得獎與入圍團隊的卓越績效。
國家農業科研最高獎項,首重跨界整合、團隊成就、3年期計畫獎助三大特色
農委會表示,第一屆「國家農業科學獎」定位為國家級農業科技研發的最高獎項,強調跨界整合、團隊成就、計畫獎助等三大特色。有別於過去農業科研獎項,國家農業科學獎著重鼓勵「跨領域」的融合創新以及「社經發展」。全球農業科技已從過去生產本位轉換為跨界技術整合,尤其行動技術、物聯網以及數據分析的發展,加速跨界整合速度,因此食品檢驗、精準農業、決策支援系統及生物製劑的開發等都是主流趨勢,本次入圍研究團隊也在上述的各項跨界整合研究中表現亮眼。
農委會指出,國家農業科學獎不是以學術報告發表為主,而是以解決農業問題為目標,鼓勵研究人員透過團隊合作及問題解決導向為出發點,投入並獲得對農業有實質貢獻的科研成果。同時強調凸顯跨域團隊的形成而非個人成就,呼應目前科技研發趨勢,不再自限單打獨鬥,鼓勵團隊合作以激發創造力和產業貢獻。得獎團隊也將獲得3年期計畫補助,讓研發成果與應用技術能夠長期推廣運用。
綠金毛豆外匯逾7,000萬美元,質譜快篩、漁船智慧監控技術亮眼
入圍「產業貢獻」獎的毛豆產業團隊,推動毛豆品種技術研發及外銷生產專區輔導,不僅有3個品種已授權產業界應用,在國內外收取授權金達1,929萬元,每年更賺取外匯達7,000萬美元以上,讓堪稱綠金的臺灣毛豆在世界餐桌上發光。
結合漁業和資訊工程的跨域科技,新世代漁船監控技術團隊透過資訊智慧化技術,可全天候提供即時的漁船船位、漁貨捕撈地點和總量統計,可即時研判並提供警示違反法令狀況。運用該項研發並配合農委會與漁政機關的共同努力,今(108)年6月我國終於自歐盟漁業黃牌名單除名,保住400億元以上的遠洋漁業利益。
鼓勵更多跨領域人才投入,看見臺灣農業科技研發能量
臺灣農業科學的學術影響力在世界平均水準之上,但面對比過去複雜度更高、更多元的問題,往往無法只靠單一領域知識解決。農委會強調,為鼓勵更多跨領域人才投入我國農業科學研究,解決臺灣農業面臨的困境與挑戰,2019國家農業科學獎特別以研究團隊激勵模式進行表揚,期望徵求臺灣優秀科研團隊,積極挑戰跨域融合、創新以及具有潛力的科研項目。農委會表示,對國家農業科學獎有兩個期待:一為解決臺灣農業基本問題,如人力結構、土地規模、產銷調節、通路、冷鏈加工等農業基礎建設,相關基礎建設如果能建置完成,相信臺灣農業將極具競爭力;其次希望透過跨域研究及先端科技技術來解決全球政經、環境生態變化所產生的農業相關問題,藉由國家農業科學獎的實質鼓勵,讓科研成果實質貢獻於解決臺灣農業問題,讓臺灣農業更向前大步邁進。
(2019第一屆國家農業科學獎獎落誰家?即日揭曉。圖由 農業委員會 提供)
(2019第一屆國家農業科學獎獎落誰家?即日揭曉。圖由 農業委員會 提供)
公告時間:2019/12/30
新聞來源:https://www.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agri&id=8017
資訊來源:農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