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光譜-高永隆個展

2019-04-25
  • A
  • A+
  • A++

行旅光譜-高永隆個展

(作者-高永隆。圖由 文化部 提供)

 

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4月25日至5月19日,於該館第一、二展覽室舉辦「行旅光譜-高永隆個展」,共約展出60件作品。展覽以「行旅光譜」為名,其中「行旅」是高老師人生的旅程、創作的旅程,透過不斷的觀看、學習、創作,作品呈現的是創作與旅行結合。「光譜」的「光」意涵多元,在精神上可以是宗教的光輝、聖光,在大自然中的山光、水光,大地變化的光感;膠彩有很多金色、銀色、各種天然礦物的色澤,也造就畫面上的更多光芒。欣賞作者的創作,如同進行一場光的旅行,光之參訪,從不同視角體驗高永隆的膠彩畫,千變萬化,纖細而迷人的作品。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親臨觀賞體會、共襄盛舉。

 

高老師出生於臺中縣外埔鄉,現任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教授,本為水墨領域的他在1993年開始著迷於膠彩,開始了膠彩的旅程,為了研究膠彩,曾到世界各地的古文明研究古代的重彩。他認為藝術創作是尋找的過程,對藝術家而言旅行是拓展視野的重要方法,旅行時不只是景色,深刻艱辛的旅途中,風景除了風景,更具備靈魂,這是他的創作精神與靈魂的寄託。 

 

高老師於1993年赴西藏向西藏喇嘛學習西藏唐卡,了解真正古代的重彩,重新認識了膠彩媒材。更赴新疆、甘肅如克茲爾石窟等研究臨摹石窟壁畫,並在北京學習礦物顏料製作。1997年獲教育部甄選公費赴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村(Cite Internationale des art,Paris)創作研究。「以膠兌彩」是以膠彩畫的繪畫方式「研練澄汰,深淺輕重精粗」,從藝術家高永隆的工作室中整面牆的礦物顏料,看出其對媒材的深刻研究及堅持,顏料從粗到細,由深到淺,應證了老師口中這句古老又精闢的論述,亦看出老師對於顏料的考究及妙技。

 

本次展覽展出1993年以後高老師從事膠彩創作二十餘年的回顧與整理,依據表現主題分為4個系列,其中「古代西藏唐卡、敦煌石窟、克茲爾石窟」等為一個系列,老師認為研究石窟、臨摹壁畫並非想得知他們原來的光彩或完整的形象,而是在欣賞斑剝龜裂的美感,是人與時間、大自然三者的共同創作,從中訴說著歷史;第二系列是「山」,描述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山體壯闊之美;第三個系列是「水」,山與水有著靜動、剛柔、實虛的對比,「金色畫山,群青畫水」,表現自然界的生命力及震撼力;第四個系列為「鳥」,老師喜歡一隻鳥的世界,因為一隻鳥可以擁有全部的天空,自由飛翔。於是他開始像鳥一樣的獨自旅行。畫作中的鳥可說是作者的自白與投射,反應出其追求自在無拘無束之生命旅程。歡迎社會大眾踴躍前往觀賞展覽。

 

行旅光譜-高永隆個展 | 文章內置圖片

(作者高永隆與彰美館李明俊秘書。圖由 文化部 提供)

行旅光譜-高永隆個展 | 文章內置圖片

(野-寒。圖由 文化部 提供)

行旅光譜-高永隆個展 | 文章內置圖片

(展場一偶。圖由 文化部 提供)

行旅光譜-高永隆個展 | 文章內置圖片

(滂礡。圖由 文化部 提供)

 

公告時間:2019/04/25
新聞來源: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98577.html

 

 

資訊來源:文化部

  • 本文評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