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左起):陽明大學腦科學中心王署君主任、科技部生科司莊偉哲司長、榮總醫學研究部暨神經醫學中心陳世彬醫師、陽明大學腦科學中心周坤賢副研究員。圖由 科技部 提供)
榮陽頭痛團隊陳世彬副教授、周坤賢副研究員及王署君主任於科技部腦科學專題研究計畫補助下,利用先進神經影像技術,找出了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雷擊頭痛)之腦部影像特異性變化與釐清其病生理機轉。該論文已於2018年9月1日刊載於國際著名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神經學》(JAMA Neurology,IF=11.43,5/197)上。
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 (RCVS))是最嚴重且最危險的頭痛疾患之一,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如爆炸般的劇烈頭痛(又稱為雷擊頭痛)合併血管收縮。病患的雷擊頭痛在發病期間常因一些日常生活的活動如上大號用力時、洗澡淋浴、性行為高潮時、或情緒激動所誘發,這些一瞬間爆炸般的劇烈頭痛讓病患嚴重失能、反覆至急診就診、甚至因此害怕從事這些日常生活活動,影響生活甚巨。此外,此症候群病患,有相當高的機會產生缺血性中風、腦出血或腦水腫等併發症,造成病患及醫療體系相當大的負擔。
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是近十年才被正式命名的疾病,絕大多數的醫師(包括非治療頭痛專長的神經科醫師)及民眾對此疾病仍相當陌生,對於此病如何產生的病生理機轉,學術界的認知也相當有限。本團隊過去在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雷擊頭痛的研究居於國際領先地位,迄今因招募及診治了全世界最多此類的病患,不論是在病人臨床表現、病生理機轉及治療,都有相當大的貢獻,發表的論文量位居世界第一,且均在神經學領域之重量級期刊,如Annals of Neurology、Neurology、Cephalalgia等,近日更針對病患腦部白質病變進行深入探討,取得重大突破。
過去大規模研究顯示,在正常人腦部磁振造影影像上,若有少量小白點(即白質高亮度病變),將會顯著增加將來中風、失智症及死亡的風險。而在RCVS病人的磁振造影,常常可見到類似的小白點,受醫師及病患高度關心,但過去卻未有任何研究,造成對這些白質病變的空間分布、時序變化及臨床重要性,於醫學界一無所知。本團隊利用新的磁振造影序列及開發了新的影像分析技術,證實RCVS病患之腦部白點體積,在疾病發作期遠高於正常人10倍以上,而且這些小白點具有特殊的空間分布及時序演變,這與過去所知與老與或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或偏頭痛等疾病之相關白質病變,完全不同,具疾病特異性的表現,其體積於疾病急性期與血管收縮嚴重程度相關,可作為疾病嚴重程度的腦指標;過去研究判斷疾病嚴重性,需要使用侵入性的血管攝影,且對於血管收縮影像的判讀,經驗的有無,亦將造成判讀上的落差;此研究所採用的新技術,可克服這些困難,讓一般的臨床醫師也可輕易判讀。研究團對長期追蹤下,發現這些白質病變在血管收縮恢復正常時也會部分消失,提供臨床醫師及病患重要的參考資訊。此外,我們利用血流動力學的分析,推論此白質病變與腦部缺血及自律神經功能異常所造成的過強腦血流脈衝有明顯相關的病生理機轉,對以後開發疾病專一性的治療有幫助。
目前團隊對於此病正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討,最近於歐洲頭痛聯盟官方雜誌(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發表了新的高解析度血管造影判讀此病血管壁發炎成果(發表);及證實天氣(包括溫度、氣壓及降雨量)可以影響此病的發生率約10%,並已發表於美國頭痛學會官方期刊(Headache);現正進行包括血液、尿液、腦脊髓液及基因相關的研究,尋找此病可能的生物標誌,希望能早日釐清此病病生理機轉,找出新的治療與預防之道,以嘉惠病患。
公告時間:2019/04/10
新聞來源:https://www.most.gov.tw/folksonomy/detail?subSite=main&article_uid=33929f3e-de30-48b9-b21b-6bd3c8e5222e&menu_id=9aa56881-8df0-4eb6-a5a7-32a2f72826ff&l=CH&utm_source=rss
資訊來源:科技部